发现疑似人类遗骸!泰坦号内爆残骸被运上岸

时间:2023-06-30 04:45:50     来源:都市快报橙柿互动

据美联社报道,当地时间28日,一艘搜寻“泰坦”号潜水器内爆残骸的船只将该潜水器的部分碎片运回岸上。搜寻船只目前停靠在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码头。


(资料图片)

美国海岸警卫队发表声明称,专家们从此前内爆的“泰坦”号潜水器残骸中发现了“疑似人类遗骸”。

声明显示,美国医疗人员将对“疑似人类遗骸”进行进一步分析。

“泰坦”号搭载5名乘客,原定本月18日下潜至北大西洋海域水下3800多米处以考察“泰坦尼克”号沉船残骸,但开始下潜后约1小时45分钟失联。经大批救援人员搜寻数日后,美国海岸警卫队于22日宣布,确认“泰坦”号在水下解体,特征符合“灾难性内爆”,5名乘客全部遇难。

之前AI模拟的泰坦号内爆画面,瞬间成为碎片。

5名乘客分别为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·拉什、英国探险家哈米什·哈丁、具有巴基斯坦和英国双重国籍的商人沙赫扎达·达乌德及其儿子苏莱曼、法国探险家保罗-亨利·纳尔若莱。

加拿大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,“泰坦”号潜水器的失事被认定为“重大海上事故”,他们将负责领导相关调查工作。加拿大海岸警卫队代表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。参与调查的加拿大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代表也拒绝置评。

“灾难性内爆”缘何发生?

经专家分析,“泰坦”号深潜器或失联时发生爆炸。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表示,爆炸的发生与材料的结构和强度有关,尽管船壳厚13厘米,船体使用了碳复合纤维,并用两个圆形钛合金端盖加固,但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周全。原本设计使用深度在1500~2000米,而此次潜水达到了接近4000米,虽然深潜器本身有一定的弹性,但在弹性边缘游走终究是危险的操作,极有可能发生内爆。

所谓内爆,是指外部压力过大,物体或容器本身无法承受而向内发生的爆炸,平常使用的真空杯也可能面临类似的问题。

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网站发布的“泰坦”号深潜器的资料图片

王亚民介绍,深潜器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。一方面水下环境多变,地形地貌较为复杂;另一方面,水下压力巨大,可超出地面压力上百倍;此外,水下的急流、暗流较多且难以探测,而深潜器自主运动能力较弱,容易被卷入到无法预知的环境当中。而深海复杂的环境条件,在陆地上又难以模拟,即便进行模拟也无法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,一旦某一因素超出意料就可能发生问题。

目前深潜器在国际上还属于高难度技术,因此也没有固定的认证标准,主要考虑材料的强度,如钛合金或碳纤维;以及维护生命系统的完善性,如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点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