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热推荐:都江堰风情录|黄春红: 熊猫进校园

时间:2023-06-23 17:05:19     来源:个人图书馆-享道

黄春红

“老黄,明天下午两点,艺术楼有活动,邀请你参加哦。”这是友爱学校德育办潘丹主任发给我的微信。我想,我一个后勤员工,怎么会邀请我参加学校的活动呢?

“潘主任,明天啥子活动嘛?”

“熊猫进校园的活动。”

啊?我眼睛睁得汤圆大,熊猫进校园?今年,我只看到过斑鸠、猫头鹰、红嘴相思、松鼠、黄鼠狼等珍稀的野生动物来学校,甚至筑巢,却从未看到过熊猫啊?但听说过熊猫在赵公山偷吃玉麦馍馍的事。


(资料图片)

十几年,王林的妈妈带着玉麦馍馍去山上薅玉麦。她将玉麦馍馍放在一个大石包上,就一头钻进玉麦林。玉堂镇龙凤村地处海拔两千多米的赵公山腰,她家的玉麦地就在原始森林旁边。她中午钻出玉麦林,准备吃午饭时,大石包上的玉麦馍馍不见了,只有几筒屎在上面。她气急了,扯着嗓子骂:“哪个龟儿子哟,偷吃了我的馍馍就算了,还屙一爬屎在旁边,下次被我逮到,老子一刨锄挖死你。”

呵呵,赵公山之大,无奇不有。就在第二天早上,天刚蒙蒙亮,王林和他哥哥骑着摩托车下山买肥料。刚过村子的转弯处,就看到一只肥壮的大熊猫,慢腾腾地穿过马路,走进路边的竹林。他们哥俩没打扰它,也没在意,等下午回到村里,把这件事说给村长听时,村长马上就给镇上打电话,说在赵公山发现一只大熊猫。

第2天, 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也来了,全村人一起在赵公山地毯式搜寻大熊猫,可是,搜了三天无果,只在一条山溪边看到了熊猫屎。专家带回熊猫屎,检验出熊猫是健康的,而后就没再搜寻了。

“老大,你在整啥子?半天不回信息。”

“我在想赵公山的熊猫咋个来学校。”

“啊?是写熊猫的作家王永跃老师来学校给学生讲大熊猫的故事。”

呵!我这个榆木脑袋,这下才整明白,原来是王永跃老师要来学校。王永跃老师我知道,她是儿童文学作家,是四川省作协会员,是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职工。著有专著《熊猫想想森林历险记》《大熊猫的春天》等。

这个写大熊猫的作家要进校园,这个机会是难得的,我必须要去参加这个活动。

第二天中午一点多,我早早地去了学校的艺术楼,艺术楼门前是友爱园。园子里有四颗象牙红树,其中一颗就对着艺术楼的门。满树的花儿像万片红色的象牙,在春天的阳光下,被沐浴得更加耀眼、灿烂。树下摆着几张桌子,桌子上摆放着王老师的书籍。

几个三年级的孩子站在书桌前,捧着《熊猫想想历险记》认真地阅读。眼见活动还没开始,我也顺手拿起《熊猫想想历险记》看了起来。我刚翻了两页,就收到潘主任的微信。

“喂,老黄,你在整啥子,快点进来,开始了。”

我把书放在原位,匆匆走进艺术楼。呵,里面早已座无虚席。王老师四十多岁的样子,瘦瘦的,一头卷发蓬松柔软。她戴着红领巾,笑盈盈地在电脑上准备着资料。我走到她身边说道:“王老师您好,我是文君老师的学生。”

我的话音刚落,她几步跨过来,张开双臂,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。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:“我认识文君老师,她写的熊猫四公子的故事我读过,写得很好哦。”

是啊,我的老师文君写写过一篇《熊猫四公子的故事》,她写的熊猫大公子青城、二公子玉垒、三公子离堆、四公子灵岩的故事。

老师在写青城的故事中,这样写道:“出生在卧龙神树坪熊猫基地,才出生的这只熊猫宝宝大家都叫它妃仔,小小的公子妃天性好动,一天到晚总是缠住妈妈玩耍,听妈妈讲离卧龙不远的青城山和那儿的道家武功。在妈妈的讲述里,它得知那可是能飞身上树,穿山越岭健步如飞的一门绝技。公子妃常常望着山那边的青城山一边自行练功,一边想,总有一天我要学会这一身武功。虽然它常常把自己弄得一身脏兮兮的,可总是乐在其中。

也算是天遂人愿,公子妃和另外三个兄弟被送到来青城山下。这下好了,身处道教发源地,那些从青城第五洞天弥漫而来的灵气,更有助于公子妃的修炼。没多久,公子妃被赐名"青城’。哈哈,说来还真是不负此名,青城每日里与饲养员奶爸一起不停地切磋青城道家武功,体质也日渐强盛起来。抱腿、缠腰、上树、爬梯子,别看它一副憨头憨脑的样子,那份灵动可不是尔等凡人能够想象出的。

青城常把练功的场地选在竹林后面的小溪边,其他的小伙伴也常来溪边玩耍,好几次小伙伴们发生了争执,都是青城出面抵挡,一副行侠仗义的神态,逗得奶爸哈哈大笑,大声叫到:"青城,好样的!’这时,"青城’就会快速扭动着胖胖的身躯跑过去,一副大侠风范显露无遗……”

老师写的虽是熊猫大公子的故事,又何尝不是在讲述青城武功的传承呢。而四公子的故事,都与它们名字的内涵密切相关。

“黄姐,你还站在前面干啥子?要开始了,赶紧过来坐。”潘主任这一招呼,将我从沉浸在老师的文中拉了回来。我几步窜过去,坐在第二排。

那天参加活动的是三年级的八个班,孩子们悄咪咪的在座位上等待王老师开讲,但有的孩子也在小声讲话。坐在我身边的几个孩子在议论着大熊猫的话题。一个说:我还没真正的见过熊猫呢,我妈妈说,如果这次期中考试得了98分,就带我去成都动物园看熊猫。一个说:你傻呀,看熊猫跑那么远干嘛?玉堂那边的熊猫谷里,就有很多熊猫。我都进去看过很多次啦。

当孩子们你一言,我一语地议论着大熊猫时,王老师那甜美的声音响了起来。

“孩子们,你们好,现在我给你们讲熊猫想想的故事。”她的话音刚落,整个艺术楼顷刻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继而又变得鸦雀无声。

王老师讲道:“《熊猫想想历险记》里的想想,本名叫详详,它从小在饲养员的照顾下长大,体格健壮,但十分骄横,坏名声传遍了整个大熊猫保护区。一天晚上,它被其他熊猫幼崽孤立后,渴望母爱的它,翻出了饲养场的围墙,踏上了寻找妈妈的森林之旅。野外的环境与保护区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想想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,失去了食物来源,遭遇了暴风雪、洪水等自然灾害,承受了受蚂蟥和草虱的折磨,还要摆脱猎人布下的陷阱以及猛兽的追猎。当它带着妈妈出现在饲养场时,整个保护区都沸腾了……”

“那想想现在在哪里呢?是不是在玉堂的熊猫谷里呀?”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女生举手提问。

她的提问,整个艺术楼沸腾了,都在问同一个问题。王老师拿着话筒,静默了几分钟后,才眼睛红红地解答孩子们的问题。

“孩子们,其实想想早就没了。”说完这两句话,王老师转身擦掉眼泪,她把头发甩了甩,才转过来继续说道:“我所在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。在饲养场里千挑万选出来首挑重担的是大熊猫“祥祥”。也就是《熊猫想想历险记》中的想想。它是我最喜欢的大熊猫。在饲养场里生活的时候,我常常在圈舍外叫它的名字。或许是我和“奶妈”的声音很相似,每每我叫它的时候,“祥祥”总是快速地从碉堡一样的“起居室”里欢快地跑出来,一屁股坐在草地上,摇头晃脑地“卖萌”。那时候,我恨不得立马成为它的饲养员,亲手送上美味的窝窝头。后来有一次机会,我和它的"奶妈’一起去喂它,它一边吃着胡萝卜,还一边调皮地把前掌伸过来和我"握手’,当我靠近它,它就把前掌搭在我的肩上,一副"好兄弟’的样子。这也是唯一一次我们之间的亲密接触。当它渐渐长大,并经过野化培训后成为全球第一只独立走向野外的圈养大熊猫时,我的心里有很多的不舍,同时也夹杂着自豪和骄傲的情感。我常常担心它在野外能不能适应,会不会害怕深山老林里漆黑如墨的夜,会不会懂得逃避天敌,会不会吃不惯没有了窝窝头、胡萝卜和牛奶的野外的食物。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,它会受到野生大熊猫的攻击,受伤后从高高的崖壁上摔下来,把生命留在了还没有走完的野化放归路上。当时我和许多"熊猫人’一样,几乎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,每天都为详详伤心、难过。也就是在那段时间,为了安慰自己以及亲自喂养过详详的奶妈们,我才写了这本《熊猫想想历险记》。

就在王老师讲述详详的时候,我看到许多的孩子都在抹眼泪,有几个女生甚至哭得肩膀一抽一抽的。

王老师看到这个情景,连忙把大屏幕上的画面调换。然后和孩子们互动。

大熊猫的眼睛是什么颜色?

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,一个比一个手举得高。王老师还给回答正确的孩子赠送一个小礼物。天真无邪的孩子们,为了得到一张大熊猫明信片,在王老师还没开始下一个提问,大家就纷纷举起手,一个个的脸上荡起一圈圈的小红晕。

“大熊猫分布在我国的哪几个省份?”

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”

呵,全场都在说我知道,好巧不巧,王老师点名我身边的那个说看见过大熊猫的孩子。

“王老师好,大熊猫分布在我国的四川、云南、陕西和甘肃。”

“回答得完全正确,请给这位孩子送上一份小礼物。”

王老师话音刚落,这个孩子就朝前面扑去,他急切地想得到一张大熊猫的明信片,就在他朝前扑去的刹那,由于太激动,连续迈开两个阶梯,一脚踏空朝,就在他小身子朝下摔去的一刹那,潘丹主任一把接住。

“哟喂,你咋这么激动啊,熊猫卡有你的哦,下次记住下楼梯要走稳哈。”潘主任扶正孩子的身子,边说,边把熊猫卡递给孩子。孩子小脸蛋红红的,从惊慌中接过熊猫卡,嘴巴笑得合不拢,小嘴巴里的一颗小虎牙裸露外,可爱极了。他拿着熊猫卡,走到我身边的座位上,得宝似的,把熊猫卡片翻来翻去看几遍才坐下来。

那天,整场读书分享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当孩子们有序走出会场时,突然,我听见一个孩子惊抓抓地说:“快看,楠木树上有熊猫。”我赶忙飞出艺术楼,心想,难道熊猫真的跟着熊猫作者进校园了?可是,当我出去时,看到那个拿着熊猫卡片的孩子,捂着眼睛说:“我说错了,把猫头鹰说成熊猫了,你们看嘛,树桠上真的有一只猫头鹰。”

“你就激动嘛。树上明明是猫头鹰,你要说成熊猫,刚才要不是我扶着你,你就摔成熊猫了。”潘主任笑着对那孩子说道。

哈哈哈哈哈,一串银铃般的笑声,在象牙花的枝条间回荡。

关 于 作 者About the Author黄春红,女,四川省都江堰人。生于60年代末,小学文化,热爱文学。90年远嫁浙江,2016年4月回到家乡开始学习写作,现是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,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作品散见于《人民代表报》《四川农村日报》《成都日报》《安庆日报》《闽西日报》《惠阳日报》《都江堰报》,《龙泉驿》《光源》等全国多家报刊杂志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